Mobile wallpaper 1
1303 字
7 分钟
利用闲置算力为自然科学作贡献,BOINC分布式计算项目全平台部署指南!

前言#

如果你是一名Minecraft玩家,你一定知道这样的一张图片:

Mojang的开发成员随意生成了一个世界,在一个随意的地方,截下了一系列图片,并将它们拼接成为360度全景图,作为背景在游戏开始菜单处旋转播放。

它从Beta1.8到Release1.12.2,已经陪伴了我们7年之久,在2020年,它的世界种子最终被穷举计算得出。

这背后离不开Minecraft@Home:一个基于BOINC平台的分布式计算项目。今天我们不聊Minecraft@Home,而是聊聊它背后的BOINC,“用于志愿计算和网格计算的开放的中间件系统”。

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算力的加持,而算力不总是充足的,于是BOINC诞生了,它允许各大科研机构们在上面发布各种分布式计算项目,囊括医学、天文学、数学等等领域,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都可以借此利用自己手上的闲置设备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参与计算的设备是一个游戏电脑,可以是一台云服务器,也可以是家中CPU占用率常年不到10%的NAS,它使得科学研究不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全民共建的事业。

Windows部署#

  1. 访问 BOINC下载界面 下载并安装BOINC

  2. 选项-计算参数设置,建议配置如下

建议配置

  1. 工具-添加项目,选择你想参与的项目(项目推荐),根据引导注册、登录账号,添加好项目后,静待Task下发即会开始计算任务。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一切如常地使用你的电脑即可,你的电脑会在闲时进行科学计算。

Docker部署#

Terminal window
#以防出现某些权限问题
sudo -i
#准备boinc目录放置docker-compose.yml
mkdir boinc
cd boinc
#一键创建并写入docker-compose.yml
cat << EOF > docker-compose.yml
version: '3.8'
services:
boinc:
image: boinc/client:latest
container_name: boinc-client
restart: unless-stopped
network_mode: host
pid: host
volumes:
- ./boinc-data:/var/lib/boinc
environment:
- BOINC_GUI_RPC_PASSWORD=your_strong_password
- BOINC_CMD_LINE_OPTIONS=--allow_remote_gui_rpc
EOF
#使用国内源拉取镜像(如果你用的是海外VPS或有自己的代理可以跳过这一步)
docker pull docker-0.unsee.tech/boinc/client:latest
#原神启动
docker-compose up -d
#如果上面的命令用不了,则使用
docker compose up -d

部署后#

<项目链接>和<项目认证码>的获取方法详见 项目推荐

Terminal window
#添加项目
docker exec boinc-client boinccmd --project_attach <项目链接> <对应项目的账户密钥>
#移除项目
docker exec boinc-client boinccmd --project <项目链接> detach
#查看目前接收到的Task及其进度。输出的含义这里就不浪费笔墨了,可以粘贴给AI查看。
docker exec boinc-client boinccmd --get_tasks
#查看容器日志
docker logs boinc-client
#彻底删除容器
cd boinc
docker-compose down

安卓#

BOINC安卓版

推荐项目#

账户密钥可以在对应项目官网的账户设置中获取

  1. Einsteinat@Home 爱因斯坦的家!这是一个天文学项目,使用来自 LIGO 引力波探测器、MeerKAT 射电望远镜、费米伽马射线卫星的数据以及来自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档案数据来搜索来自旋转中子星(通常称为脉冲星)的微弱天体物理信号。这个项目活跃度非常高,几乎任何时候都能收到Task下发,而且支持纯CPU运算,在任何设备上都能运行,在科学计算时你还能得到一个很炫酷的屏保界面,强烈推荐的主力项目,建议在服务器、个人电脑等等较为稳定的环境部署,详细原因请见下方的NFS@Home介绍。

    项目链接 https://einstein.phys.uwm.edu/

  2. NFS@Home 最古老的数论计算项目,进行大整数的因数分解,参与这个项目可以为密码学作出贡献,很多公钥算法如RSA,都是基于公开模是不能被分解这一事实。如果它是能够分解的,私钥将被轻易的计算出来。以前广泛使用的 RSA-512,使用512bit模,已经能够被轻易地破解了。这个项目也拥有非常高的活跃度,任何时候都有Task下发,比起上面介绍的Einsteinat@Home,它的一大优势是单个Task的计算量很小,即便是4代I5这种老家伙也能在两小时内完成数个Task计算,非常适合在办公室非固定工位、学校机房实训课等场合参与计算,如果是Einsteinat@Home的话,很可能还没跑完一个Task就下班走人了,再也没有第二天继续上次任务的机会,相当于白忙活了。

    项目链接 https://escatter11.fullerton.edu/nfs/

  3. Minecraft@Home 一名Minecraft玩家绝对不可错过的项目,在文章开头便已介绍过。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使用的RX6700XT显卡和CPU都接收不到Task下发,也许是项目暂时沉寂,或是不支持AMD显卡以及纯CPU计算,可能NVIDIA、Intel显卡用户能收到Task?尚且不明。

    项目链接 https://minecraftathome.com/minecrafthome/

利用闲置算力为自然科学作贡献,BOINC分布式计算项目全平台部署指南!
https://blog.xn--p8rt33c.top/posts/boinc/
作者
2erTwo6
发布于
2025-09-16
许可协议
CC BY-NC-SA 4.0
封面
示例歌曲
示例艺术家
封面
示例歌曲
示例艺术家
0:00 / 0:00